吉金耀采ー中國歴代銅器展
中國青銅時代開始於夏代晚期(約西元前十七世紀初),歷經商、西周、至東周,前後一千五百年左右。
秦、漢以後鐵器興起,但銅器仍沿用不替。
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
珍貴的青銅鑄器只有貴族才能使用,所謂「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」,青銅除了部分用來鑄造兵器、樂器外,主要鑄成祭祀容器,以盛裝祭品、獻祭祖先,祈求家族生命之綿延不絕;而經由祀典中禮器陳設的多寡,也突顯了貴族的身分與階級。
銅器,是構成商周貴族社會中最重要的禮器。

9-8thBC. 西周晩期 颂壶
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

商周時代,是中華文化建構的重要時代。
政治
由政權與神權合一,轉為禮教和人文意識之覺醒。
物質
青銅冶鑄的發達,開啟了禮兵器用的新紀元。工藝技術的突破,促成百業的勃興。
精神
將國之大事的「祀」與「戎」,透過銅器的造型與紋飾,寄託對天神祖先的敬畏和心靈的溝通,也經由「銘文」的鑄刻,實錄了當時祭饗、征伐、賞賜、冊命等場景。
青銅文明
在鐘鼎彝器的「禮與樂」中讚揚;
在立功祭祖的「祀與戎」中頌讚,在周人範鑄紀銘的「其命維新」與「郁郁周文」裡娓娓訴說;
歷經東周繁絢麗的新階段;
到秦漢的統一,銅器雖逐步退出禮制的中心,卻轉化成為一種典型,
更加的深入思想、文化的底蘊,而中華文化之美,即深藏在此一器一物之間,致廣大而盡精微,極高明而道中庸。

蟠龙纹盘
盤面蜷伏一龍,龍首正居盤心,微微浮起;盤面邊緣環繞夔紋、鳥紋、魚紋;外壁紋飾為鏽層所掩,似俯首夔紋。莊重古凝的作風為晚商典型。
西元前11世紀 西周早期 乃孫作祖己鼎
器壁厚,紋飾精細。器腹底有一補鑄痕。器內壁有銘文十一字:「乃孫乍祖己宗寶黹量匸(報)賓」。銘文內容採商人辭令,書風渾厚勁偉。


西元前11世紀 西周早期 亞醜方簋
亞醜鑄器多次出土於山東益都蘇埠屯,學者或以為即《左傳》之薄姑氏,晚商時極盛,至西周早期為成王所滅。
存世具銘之亞醜鑄器,約四成為方形器,是商周方形銅器的大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