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故宫博物院 馆藏 明 西元16-17世紀 蓮台和六角形台座另鑄,坐像底部向外沿伸出寬緣,可直接蓋在中空的蓮座上,十六世紀以後常見的像與座組合方式。菩薩頭披觀音巾,髮前一坐佛,內著長裙外大衣,結跏趺坐,是明代觀音常見的造型。臉略長圓,胸前瓔珞細長,排列清晰分明,坐姿直,手指纖細,衣服鑲寬邊花卉圖案,頭巾和背面線刻雲龍紋,具晚明造像特色。兩手胸前捧一交腳童子,童子右手握筆,左手持元寶,典故出自觀音經典中「設欲求男……便生智慧福德之男,設欲求女,即生端正有相之女」不僅反映民間求子的願望,而且以元寶和筆解釋「智慧福德」,更直接傳達時人對仕進和財富的熱切關注。

C. 1368-1644 明 青铜鎏金抱子观音菩萨坐像


C. 1368-1644 明 青铜鎏金抱子观音菩萨坐像

Description

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holding a child
Gilt bronze
Ming dynasty, 1368-1644

Search

Copyright © 2023 HOU MENGWEI 保留所有权利。

Privacy Polic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