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National Palace Museum

公元447年 北魏 太和元年銘 青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
C.477 Shakvamuni Buddha Gilt bronze


公元447年 北魏 太和元年銘 青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
C.477 Shakvamuni Buddha Gilt bronze

描述

高度:40.3 CM
面寬:14.0 CM
緃深:11.0 CM

背光長:29.0 CM
背光寬:22.0 CM

尊像由背光、坐像與台座構成。背光為蓮瓣形,底部收平,上部收尖,屏障主尊的全身,更向上延展,將造像的威嚴向外擴張。

主尊結跏趺坐,身著袒右肩僧祇支,外披大衣,右手作無畏印,左手握住衣角,藉由大衣環繞身體,將坐像向內收斂包覆,形成全像堅實而穩定的核心。

台座分上下兩層,下層為方形,上層為亞字形須彌座,底部寬廣穩定,上部漸收窄,營造出高聳的氣勢。

座前兩立雕獅子,回首轉身,姿態威武。

背光以成束的珠串綵帶區隔出內、外圈。
內圈為七尊小坐佛,其中三尊組成主尊的頭光,外圈環列U形火焰紋,每一個火焰紋內又填滿平行排列的弧形線,有如熊熊燃燒的烈火。

主尊坐佛的捲髮作大渦紋,五官清秀,大衣衣緣呈S形翻邊,衣褶呈Y字形分叉,與背光的火焰紋相呼應。

台座最上緣圍繞曲折的卷草紋,須彌座的斜面為仰覆蓮瓣紋,中央束腰飾菱格狀花瓣,下層方形台座的上緣由穿環上下交錯的棕櫚葉組成一帶狀飾,座足四面開光,兩側為供養人,三面共六位。

背光背面飾說法圖像,
上層為法華經,塔內為釋迦和多寶佛並坐,塔外兩側為維摩詰經文殊問疾品的場面;
中層中央為釋迦在鹿野苑初轉法輪;
下層中央為誕生佛,左側摩耶夫人攀樹而立,太子自右脅誕生,右側龍王浴佛,最外側兩長方形榜題,現字跡已不清。

台座背面刻有銘文:
「太和元年九月十日安熹縣堤陽□□願己身為□□母造釋加聞佛,又為居家眷屬大小現世安隱,亡者生天宣語諸佛,所願如是,故記之耳。」

尊像和台座分鑄接合而成,背光另鑄,以插梢固定在坐佛背面。
造像為青銅鎏金,青銅胎質緻密,鍍金厚,與胎連接緊密,金色黃帶赤,作工十分細緻精良。
表面局部有舊傷缺,局部有鏽,經修復,狀況已穩定。

 

Description

C.477
Shakvamuni Buddha
Gilt bronze
Northern Wei dynasty, dated 477


展出地点: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National Palace Museum


Search

Copyright © 2023 HOU MENGWEI 保留所有权利。

Privacy Policy